
岳塘新聞網1月9日訊(通訊員:傅卓明)新年伊始,岳塘區(qū)人民法院建設路法庭成功調解三起家事糾紛案件,不僅展現了過硬的業(yè)務能力,更傳遞了司法溫度,彰顯出人文關懷。
第一起離婚糾紛案件中,丈夫馮某與妻子史某于2007年1月登記結婚并育有兩子,婚后因生活瑣事,矛盾升級爭吵不斷,史某遂起訴離婚,要求撫養(yǎng)兩子,馮某需每月支付3000元生活費,并要求分割財產。2024年1月4日,岳塘法院建設路法庭收到案卷材料后,立即統(tǒng)籌訴前調解工作,將新收案件轉入訴前調解程序。
“必須支付三千元撫養(yǎng)費?!薄艾F在收入不穩(wěn)定,還有房貸要還,每月三千元的撫養(yǎng)費我拿不出來?!薄胺慨a要給兩兒子?!笔纺撑c馮某越說越激動,雙方爭執(zhí)不下,互不相讓。
建設路法庭法官田賽霞訴調團隊意識到多孩壓力的離婚糾紛,處理得好能為孩子搭建起和諧穩(wěn)定的成長環(huán)境;處理不好,則會影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。她們一致認為,解決雙方糾紛的關鍵還是要“對癥下藥”,于是就雙方爭議的孩子撫養(yǎng)費問題,進行耐心細致的釋法說理,引導雙方理性看待問題、正確處理糾紛。同時,建議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為出發(fā)點,妥善解決好孩子的撫養(yǎng)問題。
想到兒子們可愛的面龐,兩人終于決定各退一步,當庭達成離婚調解協議,孩子由原告史某撫養(yǎng),考慮被告馮某實際情況,每月按時支付2000元撫養(yǎng)費,享有探望權,并就財產分割問題一并調解。至此,這起離婚糾紛案件圓滿調解。
另外兩起離婚糾紛案件也秉承著“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”原則,圓滿調解結案。
?2023年至今,建設路法庭訴前調解團隊已成功調解了241件訴前案件,其中156件達成調解協議,85件經調解撤訴。岳塘法院將繼續(xù)貫徹落實新發(fā)展理念,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把能動司法貫穿于工作始終,竭力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責編:于楊
來源:岳塘新聞網
版權作品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。經授權后,轉載須注明來源、原標題、著作者名,不得變更核心內容。
“面包媽媽”黃文韜:身殘志堅勇闖創(chuàng)業(yè)路 用雙手揉出生活的甜
老細屋里&崔老板蟹鉗:強特色、優(yōu)服務、樹標桿,推動“吃在湘潭”品牌火起來
書香岳塘:暢游書籍的海洋——小谷吖循環(huán)書倉
禁燒秸稈護生態(tài) 巧用廢料變資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法華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山市晴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潭
下載APP
分享到